• 降低准入门槛,不良资产处置趋于市场化
  • 发布时间:2016-11-28 13:49 | 作者:安青松 | 来源:ddcm | 浏览:1200 次
  •   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变身充满投资机遇的“蓝海”,市场参与者迎来史无前例的暴涨,拉开了新一轮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的帷幕。

      新一轮不良资产处置:政策性向市场化转变

      时间追溯到17年前,当时由于受政策的限制,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处于被四大AMC“包圆”的局面,民间资本只能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采取迂回的策略参与处置,投资空间狭小。

      但由于近年来,不良资产出现“井喷”式增长,四大AMC逐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伴随着政策“东风”的不断袭来,地方AMC扩容、取消转让限制及降低批量转让门槛等一系列政策下达,地方AMC和民间资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逐渐从政策性向市场化过渡。

      对此,笔者通过江苏君晟天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随着不良资产处置领域逐步完成向市场化过渡,整个市场在参与主体、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及处置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特点。

      1、参与主体

      随着政策的开放,原先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四大AMC“一枝独秀”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保险、信托、基金及海外资本等民资企业不断涌入市场,通过从AMC手中购买资产包等方式,盘活了二级市场。此外,各省市地方AMC“二胎”政策的落地,成为了化解地方不良资产处置压力的“助推器”。

      2、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在不良压力加剧、处置诉求大幅提高的背景下,不良资产的买方市场格局得到确立,不良资产收购价格日趋下行。

      3、处置方式

      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处置方式获得重启,以及地方AMC不得转让不良资产“紧箍咒”的摘除。如今,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债务重组、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方式,均可运用到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江苏君晟天弘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方洁介绍说,国内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供给侧改革将加速不良资产释放,多家机构判断2016年不良资产规模至少将达1.7万亿;

      2)更多专业投资机构将涌现,二级市场日渐繁荣;

      3)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将依赖专业能力获利,而专业能力来源于研究定价、融资能力、宏观经济判断以及处置团队。

      天弘资产方总还介绍到目前市场中的参与者,特别是民间资本,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最后实现价值绝非易事,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双能够识别不良资产良莠的“火眼金睛”,同时具有创新、整合的能力,施展“十八般武艺”,辗转腾挪,才能在新一轮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分得一杯羹,而秉持“低收购价”+“低杠杆率”+“处置能力”正是江苏君晟天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取投资收益的关键。

      笔者了解到江苏君晟天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服务机构,对四大AMC不良资产包的处置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娴熟搭配使用各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方面有丰富的处置经验。天弘资产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突出、治理科学、管理有序、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人提供全方位、安全的资产管理产品及服务。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