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是两句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了,这是其他地方的风俗。
但事实上,甘肃人通常会在腊月二十左右就已经开始做年馍馍了,蒸的、烤的、炸的……各种花样、各种味道,却无一不好吃。甘肃人的传统是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都不应该做馍馍,这是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无法理解的。做好的年馍馍放在院子里的大缸,就成了天然的冰箱,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蒸包子是北方人家过年必备
除此之外,二十八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其实在兰州及周边地区都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一家老小齐上阵贴对联
贴上窗花就有了过年的喜气
PS:“三十”让我带句话给大家,今年它得休息一年了,它已委托“腊月二十九”担负起除夕夜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任,所以,明天就是除夕啦!想想还是激动的不能自已,这是病,还得红包来治!
里面的红包大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