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出电影了!爸爸版权费一年番九番了!好声音走向世界了!
随着综艺节目的吸金能力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综艺真人秀喷涌而出,它们良莠不齐,为了博取观众眼球而做足了功夫,却并非所有的都能获得成功。
大家都知道综艺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往往是笑点或者泪点,不止是观众,可能就连台上的导师也会潸然泪下,这究竟是演戏还是真实?
知名导演刘潘思懿先生说道,“其实导师这个角色比较特别,是演员也是观众,他们可能事先已经知道一些节目内容,可以说唯有最真实的代入感才能打动他们,真情流露。这种真实会让台下的观众们为之动容,靠虚假的编撰和演戏相信谁都不会买账。”
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拥有戏剧导演和纪录片导演双硕士,执导过我型我秀、中国达人秀等大型综艺节目的刘导说了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感人的故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孩子,参加了一档唱歌比赛综艺节目,这是一个家庭困苦但又离经叛道的大男孩,整天嘻嘻哈哈,唱功也不好,节目组都没想到他能红,甚至能闯入百强。可能对比冠军或一些踏入演艺圈的新兴,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一直用一种彻底的放弃自我来自我救赎,彻底的取悦观众。
刘导表示,大男孩的家境其实并没有打动他,因为来追逐梦想的人中这样的孩子实在太多。真正打动他的是那时候海选,造型师不可能为每位选手专门设计造型,家境贫寒的他没有资源去购买去定制比赛服装,就会彻夜为自己做衣服、做道具,哪怕歌唱得再烂,他也非常敬业地演绎着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角色。那一刻他被这个大男孩不为人知的付出所打动了。
现在的综艺节目以了竞赛类选秀节目和户外真人秀势头最为强劲。然而其实现在综艺正面临一个瓶颈。一方面不断扩展视野的观众们的口味变得很难填满,另一方面中国高质量原创节目才刚刚起步,从投资规模到支持的力度都不足,当然同那些上亿投资的引进改编节目无法形成直面的抗衡,人才的严重匮乏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瓶颈。
“不过这并不需要太悲观。” 刘潘思懿先生非常豁达。他认为未来的几年里一定会出现一些原创的、符合中国观众审美、融入中国发展趋势的好节目,毕竟本土大量的专业人员通过消化吸收境外的优秀节目后人才的积淀也到了一个爆发期。一个好导演除了除了需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还要会讲故事,更加重要的是将自己投射到整个节目的参与演艺人员中去,让自己成为一个剧中人,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只要我们做出了能感动自己的节目,一定也能够感动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