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历史,理应成为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更需全民一起参与。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上午,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师生举行了主题为“铭记历史,感恩今天”的默哀仪式。
勿忘国难 首个国家公祭日在宁举行 新华学子默哀致敬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十点整,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师生代表来到历史宣传墙前,在凛冽的寒风中,伴着国歌的响起,顿时全场沉默,在场师生都默默低下头,神情肃穆。
一分钟默哀后,同学们就主题“铭记历史,感恩今天”以及如何做一个有作为的新青年各抒己见,并相约前往位于南京市江东门的大屠杀纪念馆进行瞻仰。一名学生表示,1937年12月,是一段悲怆的岁月,‘30万’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刻在我们乃海中。77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此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必将铭记历史,铭记先辈经受的苦难与付出的牺牲,必以发展自强护佑每一个中国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以励精图治使中华民族更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伴着国歌的响起,顿时全场沉默,在场师生都默默低下头,神情肃穆
短暂的公祭仪式很快就会结束,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收获铭记历史的责任、振兴国家的担当。这是举行国家公祭的要义所在。
据悉,公祭日当天,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一时间,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一名少先队员一起,缓步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现场,习近平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习近平指出,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习近平强调,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南京声音,历史记忆
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随着三响深沉悠远的钟声,3000羽和平鸽振翅飞翔,寓意着对30万死难者的深深追思和圆梦中华的雄心壮志。
新闻链接
二战主要参战国设立的战争胜利日和死难者纪念日
5月8日
欧美国家:欧洲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5月9日
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在柏林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生效之际,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苏联因此将5月9日定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日”。
1月27日
德国: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该集中营关押着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百多万人在这里惨遭纳粹杀害。1996年1月3日,德国宣布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1月27日还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为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这一天还被英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定为纳粹大屠杀遇害者的纪念日。
犹太历尼桑月27日
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4月末或5月初)是以色列国家大屠杀纪念日。这一天,以色列的总统、总理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聚集在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悼念他们从二战以来及在历次冲突中遇难的犹太同胞。二战期间,共有约600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屠杀。
12月7日
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偷袭珍珠港,致使2388名美军官兵死亡,1178人受伤。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称12月7日为“国耻日”,并对日宣战。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命令,将12月7日定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