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散文阅读如何拿高分
  • 发布时间:2014-11-26 18:20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200 次
  •   怎样避免出现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呢?

      阅读散文,我们要明白散文到底有哪些考点,出题人怎样设置题干,相同的问题会有哪些问题方法。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要阐述的观点,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揭示的现象。构成一篇文章的有线索、结构、内容,表现手法、人称变化。出题人会在这些方面设置题目。2013年散文客观题是在线索上出题,三道客观题都是在内容上,考察的就是写作对象,什么特点。依据平时分析散文阅读的方法,找出写作对象,找出对应段落,找形容词,然后整合答案,就如同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答案就一目了然。

      在题目问题设置方面,也会随着它的变化而使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例如:2014年主观题中考察的第一个问题“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实际上这个问题考察的还是内容分析,如果学生能明白这个考点,首先明白写的对象是谁(建筑遗迹),它包含哪些内容,在原文第一、二段找,然后整合信息就可以。而这些考点,实际上就是考察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找到这些,就是题目的答案。

      平时练习的各区模拟题,和高考题相比较来看,考察的知识点反而复杂,实际上语文也有答题公式,在“线索、结构、内容,表现手法、人称变化”这几个出题的方面熟练掌握技巧,那么每一篇阅读都能轻而易举解答出来。获取高分,爱上散文阅读就很容易。

  • 相关内容